今天的淮河是外流河,也可以看作长江支流,以下为淮河部分历史,参考b站up主@蜀霞客视频内容和百度百科
- 汉朝以前,海岸线比今天靠西,淮河汇入黄海,黄河淮河长江相互独立
- 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堤改道夺淮入海,历代官民几度重建黄河大堤令黄河回归故道
- 北宋时期,开封守将为阻挡金兵拆毁堤坝,黄河水再次侵入泗水(淮河支流,现已消失)长达700余年,不再注入渤海成为淮河支流
- 明万历年间,淮河下游河道因泥沙过多而淤塞消失,从此淮河不再东流入海,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流河,黄、淮交汇的低洼处形成洪泽湖(今我国第四大淡水湖)
- 明末清初,洪泽湖持续扩张,清朝在南岸修坝使湖水进入高邮湖(今我国第六大淡水湖,存争议),从而进入长江河道,黄河和淮河都完全变成了长江的一条支流,淮河再次成为外流河
-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,黄河再次决口,形成了今天独立汇入渤海的黄河,淮河仍是长江支流
- 新中国成立后,为根治水患,在淮河下游故道修建苏北灌溉总渠等三条河道,淮河“三路入海、一路入江”格局形成(入江河道较宽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