梧桐叶在秋雨中打着旋儿,林小满把电动车停在老式公寓楼前时,雨衣兜帽里已经积了半捧水。她甩了甩刘海上的雨珠,拎起保温箱里最后一份外卖——红烧肉套餐,照例配着半盒米饭和一小罐腐乳。
电梯间贴着的"正在维修"告示纸边角卷起,她熟门熟路地拐进安全通道。声控灯随着脚步声次第亮起,在斑驳的墙面上投下摇晃的影子。四楼左手边的铁门虚掩着,门缝里漏出昆曲《牡丹亭》的唱腔,咿咿呀呀混着雨声。
"方教授,您的外卖。"她叩了叩门框,蒸腾的热气从塑料袋里漫出来,在镜片上凝成白雾。
老人从藤椅上直起身,老花镜滑到鼻尖:"今天晚了七分钟。"他说话时总带着讲台上的腔调,枯枝般的手指在茶几上敲出节奏,"路上摔跤了?"
"雨太大,南京西路那边积水..."林小满突然收声,看着老人掀开外卖盒时突然僵住的手。油亮的红烧肉整齐码在青花瓷盘里,配着雕成玫瑰的胡萝卜——这根本不是十五块钱的外卖该有的摆盘。
老人夹起一块肉对着台灯端详:"小满啊,你偷吃客户外卖的时候,是不是该把餐盒复原得好些?"
林小满的后背瞬间绷紧。上周三她胃痛发作,实在没忍住吃了两口客人的粥,没想到这老头连腐乳罐里少了半勺都能察觉。雨水顺着裤管流进鞋里,凉得刺骨。
"这是赔礼。"老人突然变戏法似的从茶几下摸出个铁盒,推过来时发出叮当脆响,"桂花糖年糕,我女儿从前最爱吃的。"
她捏着年糕退到楼道时,听见屋里传来沙沙的翻书声。声控灯暗下去的瞬间,冰糖的甜味在舌尖化开,混着雨水咸涩的味道。
往后的每个周三,红烧肉套餐总会准时出现。林小满渐渐摸清了规律:老人每周三要参加退休教师读书会,总是提前下单。她开始掐着表绕路去静安寺买真宗的腐乳,把餐盒擦得锃亮,偶尔还能得块酒心巧克力当"小费"。
直到那个飘着薄雾的清晨。
林小满在晨会上被站长点名批评时,手机在口袋里震个不停。十三个未接来电,全是同一个陌生号码。她回拨时听见居委会王大妈带着哭腔的声音:"方老师走了,凌晨的事...他通讯录里只有你的号码标着星号。"
殡仪馆的走廊冷得像冰窖。林小满攥着老人留给她的牛皮纸信封,看工作人员推着盖白布的担架车从面前经过。信封里掉出本存折和钥匙,还有张泛黄的便签纸,上面是工整的毛笔字:"劳烦把书房第三个书架的《牡丹亭》寄给苏州的女儿。"
她站在熟悉的401室门前,钥匙插进锁孔时发出生涩的摩擦声。昆曲唱片还在老式留声机上缓缓旋转,茶几摆着吃了一半的降压药,青花瓷盘里凝着暗红色的油花。当她打开冰箱准备清理食物时,冷藏室第三层的保鲜盒上贴着张便利贴,圆珠笔字迹被水汽洇得模糊:
"ClassIsland 是一款适用于班级多媒体屏幕的课表信息显示工具,可以在 Windows 屏幕上显示各种信息。"